我第一次聽到“批判性思考”這個詞是在高一剛剛參加模聯的時候。那個時候這個詞似乎帶有某種神秘的色彩,是整個活動最核心的幾個關鍵詞之一。所謂批判性思考,簡言之,就是不輕易相信面前的信息,通過綜合多個信息源做出獨立的判斷。

在探討國際議題的時候,這種態度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這裡的許多議題是極具爭議性的,不同的國家出於不同的立場,往往會給出截然不同的報導和解讀。這時,不偏信某一方的觀點對於了解事實就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這種方法也是有代價的。蒐集不同的信息,進行比較並作出判斷:這都是非常消耗精力的活動。而更深一層的問題在於:這種探究是沒有盡頭的。你經過一番努力抵達的某個結論,歸根結底是暫時性的(或者,從積極的意義上來說,是開放的),是可能在漫長的未來中被改變甚至顛覆的。如果對一切都批判,對一切都不相信的話,人又能如何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呢?

在代價和收益同時存在的情況下, 何時運用批判性思考,似乎成為一個平凡的經濟分析問題了。但是在這種功利性的收益和損失之外,還有一層價值上的內涵:啟蒙運動以來,人們對理性的珍視,意味著批判性思考的精神是應該提倡的,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他在面對各類問題的時候能不盲從的獨立做出判斷。因而,哪怕某個議題在精力上不值得我們去運用批判性思考的工具,我們在道德上也會多多少少感受到應該批判性思考的感召。

最後,讓我們再簡單考慮一下現實的環境。如前所述,國際議題因為其高度爭議性——大部分報導都分為涇渭分明的幾種不同觀點——而最需要批判性思考。現在,這種極化現像已經在我們的輿論場中蔓延開來。因而,即使是從最基本的功利角度出發,批判性思考也是我們如今越來越急切需要的東西了。台灣YOOZ  電子煙官網  電子煙危害  電子煙油 yooz zero  電子煙成分 電子菸

 

那麼,讓我們重新面對那個根本性的問題:我們如何能在運用批判性思考的同時,避免它那種“質疑一切”從而毀滅一切的傾向呢?當然,面對這個問題時,我們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將他簡單化,即找到一個自覺安穩妥當的立場,給這個立場塗抹上所謂“批判性思考”的色彩,然後就不了了之。這裡可以舉的一個錯誤的示範就是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在一些人眼中,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就是站在一種立場反對另外一種立場。但其實,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應該是以一種方法論去反對另一種方法論——用實事求是、以史料為依據的研究反對用大而空的宏大理論去神話歷史的傾向。至於按照這個方法會研究出什麼結果,那其實並不在“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考慮之中了。當然,這種常見的謬誤也恰恰反映出批判性思考的“弊端”:在批判一切的浪潮下,最終能得到什麼結果是無法預知的,而這往往是和人的“本性”相違背的,買了彩票,人們總會誇大自己中獎的概率。但是,這種衝突的張力並不是我們迴避問題的藉口,恰恰相反,它往往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迴避問題不如直面問題。認識到這一點,擺平心態,“枯坐比久睡要好”。

面對這個根本性的問題,我個人想到了一些應對的措施。如果說批判性思考是一種工具的話,那麼我們需要與之配套的其他零件來使它高效且安全的運轉。在我看來,批判性思考有以下兩個重要的配件。

首先,批判性思考本質上是對 這個配件,即 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這種信任往往是盲目的,是和批判性態度大相徑庭的。但正是因為這種巨大的差異,此二者才具有互補性。我們可能會因此面臨“親親相隱”的道德難題。但至少,這種道德難題是接地氣的,是我作為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做的抉擇。將最開始那個有關理性的形而上的問題轉化成一個日常生活中人發揮其自由決斷權的問題,這種轉化常常被人忽視,但卻十分重要。馮驥才在《一百個人的十年》中講述了十年浩劫期間一個女青年,因為她愛的男生被批鬥致死,從而對整個“革命”產生懷疑的故事。這種故事反映出的正是那種接地氣的問題。而那些受到極端觀點蠱惑而直接六親不認的“小將”們,恰恰是沒有完成這種問題的轉化。近來常有人感慨大時代下原來的朋友因為政治話題上的分野而漸行漸遠。這當然是客觀存在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強調人際信任,不是要逆轉這種趨勢,而是希望人們至少能在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在心底多少感到有些落寞和惋惜,能感嘆兩句“這就是人生吧。”這是一種真情,真情應該被延續下去,無論它被理性打壓得多麼厲害,都應該延續下去。這種情感是差序的,我對我親近的人最有感情,離得越遠的越次之;這應該被承認。正是在這種感情的基礎上,公民社會才能搭建起來。因而這一配件的理想狀態就是一個埋入了批判思辨的完善的公民社會,用人際信任的天鵝絨把批判性思考的利刃包裹起來。即使我們做不到這一點,也至少應該給這柔軟和堅硬的兩方面都留下些種子。

另一方面,我所想到的是一個技術層面的稍有些細枝末節的問題。這個配件就是 在這裡我想引用一段時政脫口秀中的內容:

我們無時無刻不被曝光在漫天的新聞下,這會讓我們替全天下的事操心。想想看,你一定要參加氣候大遊行!事關氣候變化,和大家都息息相關。但你也別忘了羅興亞族,因為沒人關注緬甸那邊發生的事……為了蘇丹,把你的頭像換成藍色;為了克什米爾,把頭像換成紅色。但你可不能忘了解放巴勒斯坦,而且你不能再聽勞·凱利的歌了——不過在這之前,還是先別吃肉了吧。不過,如果連沖鋒槍都不能禁掉的話,誰在乎吃不吃肉啊?斯蒂芬·米勒都要結婚了……我們就是這樣瘋掉的。很多人都在講這種感覺,你沒感覺到嗎?所有這些問題都很重要,但我們不能時時刻刻都在為這些事操心。已經有個詞來形容這種情況了:同情疲勞。就好像我們在自己的思想瀏覽器上開了50個標籤頁,而我們就要宕機了。一定要做出些改變。你們知道誰在2019年活明白了嗎?米奇·麥克康奈。不管我們怎麼嘲諷他,他不理不睬,始終只關注兩件事——“共和黨”和“最高法院席位”。這就是我們推薦給大家的2020年的打開方式:讓自己休息一下,挑出幾件事來不去操心,別把自己逼瘋了。我不是讓你們把瀏覽器整個關掉,關閉幾個標籤頁就好。台灣YOOZ  電子煙官網  電子煙危害  電子煙油 yooz zero  電子煙成分 電子菸

 

雖然這段話是出於西方語境的,但大概的道理也同樣可以搬到中文的語境中來。我在網上看到人們殺的天昏地暗,從南非、印度的經濟發展聊到未來社會的能源格局,就像《火影忍者》裡的終結谷之戰一樣,兩尊大神在天空中廝殺。但這種場景,看似是內涵豐富的,其實卻往往是虛幻的。因為這種討論中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成為學術界幾代人嚴謹研究試圖搞清楚的東西,把這麼多尚無定論的東西結合在一起搞出些屠龍之術來,這不是理性,只是中二。儘管現在需要批判性思考的領域越來越多,但人的精力依然是有限的,因而在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要承認自己的無知:我不知道下屆美國大選究竟會怎麼發展,我不知道現在各國的救市方案最終成效幾何,我對曼德拉到底是拯救了還是毀滅了南非從未做過深入研究,我看各種霸權陰謀論只是圖個爽。互聯網時代造就了一批中層的內容製造商,他們給出一些比地攤文學正式一點,看上去像那麼回事的東西。面對這些內容,我們會有兩種選擇:一是因為他們看上去像那麼回事就接受,二是因為其中的疑點而懷疑並拒絕。批判性思考當然要求我們選擇後者,但是如果這已經是我們現階段能獲得的最好(或者綜合便捷性來看比較經濟的)信息的話,我們要怎麼辦呢?承認自己的局限和無知,這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辦法。集中精力關心某幾個話題,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這是在這個混沌的世界中生存下去的最樸素的方法。我記得我的初中班主任曾經和我們說“複習考試,就是一個選擇放棄(哪些內容不復習了)的過程。”將這句話拿來比喻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也是合適的。唯一不同之處在於,這張答卷的批改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我並不熱衷於所謂“審判終將降臨”的神學說法,但是我覺得,再怎麼不確定,批改還是會來的,人總是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venkovmihail28 的頭像
    savenkovmihail28

    savenkovmihail28的部落格

    savenkovmihail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