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網上看到過有人討論,今天的華語樂壇和以前相比是進步了還是衰落了。有很多人拿出現在排行榜前列的那些口水歌作為例子,感慨世風日下;但同時,也有一些人表示,今日的華語樂壇雖然受到流量經營的巨大衝擊,但其實並不缺乏好的音樂,只是它們不再會像以前那樣自動送到你面前,而需要你去自己探索了。在我過去一段時間聽的音樂中,就發現了不少有趣的音樂人。他們的好不僅體現在音樂的技巧性上,也體現在表達內容的深刻或普適性上。這其中包括了四支樂隊:萬能青年旅店,草東沒有派對,九連真人和五條人。這四支樂隊的創作內容都緊緊的和時代聯繫起來,表達出了他們處於不同位置對現代性的真誠反應。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我們這個社會的複雜和廣闊。
作為一個現代國家,中國是年輕的。但即便我們仍然在享受現代化的紅利,那些潛藏著的問題也毫不遮掩地出現在我們面前。這些問題促使我們反思現代性。而不同位置的人,反思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草東可能是反思得最為徹底。這多多少少與他們身處台灣,最早開始現代化有關。在草東這裡,“喪”是不加遮掩、直截了當的。在《爛泥》中,他們唱道:
我想要說的,前人們都說過了。
我想要做的,有錢人都做過了。奇力片ptt 奇力片副作用 奇力片正品 奇力片購買 奇力片價錢 奇力片官網 奇力片臺灣購買 奇力片是什麼 小禎代言奇力片
這兩句歌詞給我的觸動特別大。在高中的早讀課上,我在古詩詞小冊子上讀到孟浩然的詩句“江山留勝跡,我輩复登臨”。它為我描繪的是一幅和諧而又令人“欣然”的畫面:前輩們曾經領略過的自然勝景,我們今天再次見到,在那一瞬間彷彿我和前人合二為一,共同欣賞江山美景。可是在草東這裡,可能是前人已經來過太多次了,他們不僅看到了美景,還把它印刷成旅遊廣告,佔領你的空間,以至於當你真的來到同一個時間節點時,再也沒有一絲欣喜和激動,而只感到乏味,感到自己被困在前人經驗的空間裡。凱恩斯說,那些自以為是的“實幹派”,可能只是在幾百年前一個落魄三流知識分子的理論下的傀儡。可是,在這個例子中,實幹派是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如果他意識到了這一點,還絕望地發現自己逃不出這一詛咒的時候,“喪”就在一開始的志得意滿和最後的沮喪絕望地對比中浮現了出來。於是,就有了“他明白,我給不起”(《山海》)的吶喊,甚至“殺了他,順便殺了我”(《情歌》)那般歇斯底里。當然,草東的音樂並不是完完全全的喪,那樣反而沒有波瀾了:在《艾瑪》中,他們咬牙切齒地唱出“改變”。更加完整的意象來自於:
她說,要把他們都打敗
我說,我會一直都在(《在》)
這種反抗,和虛無融為一體,成為了後現代“喪”文化的最為迷人之處。
草東的“喪”部分來源於前人經驗過度豐富而造成的乏味,但離開熟悉的世界,也並不意味著解脫。在那首著名的《殺死那個石家莊人》中,萬青唱到:
如此生活三十年
直到大廈崩塌
一萬匹脫韁的馬
在他腦海中奔跑在這裡,問題完全反了過來:前人的經驗塑造的大廈已經失效了,社會變遷帶來無限的憂愁。這種殊途同歸,反映出海峽兩岸的一個根本性區別:在近代中國,共產黨是列寧黨,而國民黨只是半列寧黨。其長期影響就是,大陸的七十年是先進行三十年列寧式的現代化,又扭頭開始了四十年普世性的現代化。而對岸由於本身不具備構建第一種現代化的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也沒有經歷我們那種國企倒閉、工人下崗的巨大波折。而這一特色的劇烈變遷過程,造就了《鋼的琴》、《鐵西區》這樣的電影,《平原上的摩西》、《少年巴比倫》這樣的小說,也造就了Rocktown(石家莊)的萬能青年旅店和《殺死那個石家莊人》。但前三十年和後四十年雖然方向看上去大相徑庭,內在的精神卻是一致的,即一種強烈追求目標的熱情和勇敢。而這也正是現代性的核心精神。但我們之所以反思現代性,就是因為有的時候熱情會變成盲目、勇敢會變成魯莽。萬青就在這樣一些被忽視的角落中生長出來,歌唱現代性的“意料外後果”:
嶄新萬物正上升幻滅如明星
我卻烏雲遮目
……
憤怒急促的流逝
收回不安的目光
山河地理退入大霧後
明天是複雜的漫遊(《冀西南林路行》)
但是,萬青的創作範圍不止於此。在我看來,從描摹現代性的角度來看,萬青最好的歌詞在《烏雲典當記》中:
請選擇
留在命運的強盜店
還是神的幼兒園奇力片ptt 奇力片副作用 奇力片正品 奇力片購買 奇力片價錢 奇力片官網 奇力片臺灣購買 奇力片是什麼 小禎代言奇力片
現代社會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神話。一方面,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讓我們不用再苦思冥想生活的意義;但另一方面,它們又剝奪了我們自由思考和選擇的權利。在《俄國思想家》的序言中,艾琳·凱莉將這一沖突歸納為“幽閉恐懼症”和“廣場恐懼症”。一個在鐵屋子裡被關久了的人想要突破思想緊閉,離開“神的幼兒園”,可是真的突破之後,發現這個世界是危險的無依靠的“命運強盜店”,在奮力拼搏的同時,也可能心生怯意,害怕廣闊的廣場讓自己更加孤獨,甚至重回“神”的臂彎之中。這可能是現代性最根本的問題。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之問”(“沒有宗教,道德如何可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正是因為有著這種對現代性的深刻理解,萬青的風格才不局限於只是做特定的社會變遷過程的觀察者。例如那句著名的“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似乎就是在見證了一切變遷之後,平淡地接受和解。正是因為看得透徹了,萬青的音樂,無論旋律多麼激動人心,歌詞的意涵總是如霧裡看花一般輕柔溫和,在無數的隱喻中只留下淡淡的悲傷。
留言列表